更新时间:2022-05-07 09:06:58点击:
5月3日,为迎接五四青年节,在落实疫情防控的要求下,由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佛山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佛山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指导,共青团佛山市委员会、佛山市青年联合会主办的“奋斗者·正青春 百年初心从未改变——‘畅想湾区·青年说’直播活动五四专场”暨“强国复兴有我”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在高明区更合镇小洞村举行。佛山青年代表围绕“奋斗者·正青春——百年初心从未改变”主题,对初心的传承、建功新时代展开热烈讨论。
5月3日,佛山青年在活动上演唱阿卡贝拉曲目《南泥湾》。
青春向党 争当乡村振兴“领头雁”
在小洞革命烈士纪念堂,一曲亲切悦耳的阿卡贝拉曲目《南泥湾》拉开了活动帷幕。近年来,佛山涌现了一批投身乡村振兴的青年人才,他们有的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融汇在事业追求中;有的毅然返乡,建设家园;有的走进山林田野,在泥泞中蹚出一条希望之路……
高明区更合镇小洞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陈敬培就是其中一员。2015年底,在更合镇党委的“三顾茅庐”下,这位敢闯敢做的退役军人选择放弃一手经营的公司生意,毅然回到家乡奋斗,并于2017年当选为小洞村党委书记。
在陈敬培和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小洞村乘着乡村振兴政策的东风,从发展滞后的“软弱涣散村”变成富裕村。“农村建设需要新鲜力量,我愿意以身示范,带动更多年轻人回到家乡、建设家乡。”他说,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返乡参与乡村振兴建设。虽然收入少了,但自己深感责任更大了,村民的肯定和家乡的蝶变更加坚定了投身乡村振兴的信心。
退役不褪色,建功新时代。陈敬培表示,将继续为小洞村发展倾注心力,在平凡的岗位上践行共产党员和退役军人的铮铮诺言,为佛山乡村振兴事业作出贡献。
作为一名共青团干部,佛山市驻白土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黄慧文与当地村民打成一片,用真心换来了真情,用实干赢得了信任。有一次,黄慧文陪同村里老人唱粤曲,临走前阿伯拉着她的手说:“不要走,再唱一下,再聊一会。”
“想有一个电饭煲、想有人陪着聊聊天……”在肇庆市高要区白土镇,黄慧文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带头开展“党群心连心 点亮微心愿”活动,满足了困难群众诉求。黄慧文说,通过佛山、肇庆两地党员干部密切合作,微心愿活动进一步拉近党群距离,让广大群众感受惠从党来。
未来,黄慧文希望更多年轻人参与到乡村振兴工作中去。“我将以身作则,引领更多年轻人积极投身乡村振兴,用力量、用智慧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拓宽乡村振兴维度,为乡村振兴绽放时代芳华。”
17年来,广东省碧桂园集团乡村振兴办总监盛长城几乎把青春岁月贡献给公益事业,以脱贫攻坚引领乡村振兴。2018年,碧桂园集团宣布成立精准扶贫领导小组,因地制宜推进教育、产业、就业、党建等精准帮扶举措,探索可造血、可复制、可持续的长效帮扶机制。
过去三年,盛长城走访了近4000个村庄,把车跑坏了300多次。“汽车抛锚、护板掉落、遭遇路面塌陷成为家常便饭,但没有难倒我们。”在盛长城看来,这是一场历练、一次蜕变,让碧桂园人更加踌躇满志,走好乡村振兴道路。
由于长期驻点帮扶地区,盛长城几个月才能回一次家。“儿子偶尔会抱怨我不回家,但他是理解、支持我的。”盛长城说,儿子还把他的事迹写进作文,希望儿子长大后,也能一同参与乡村振兴。
建功新时代 青春正当时
站在万亿新起点上,佛山要争当地级市高质量发展领头羊,离不开广大青年的创造性贡献。
季华实验室“佛山一号”卫星项目团队核心成员谢虹波表示,当前应对严峻的外部环境和挑战,首先是要集中力量攻坚关键技术,解决“卡脖子”难题,才能更好地为佛山、为国家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季华实验室从成立之初就定位为深耕先进制造科学与技术领域,致力于打造一支扎根佛山的科研队伍、搭建一个国际高端的科研平台、沉淀一批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带动一方创新驱动的新兴产业。去年4月,季华实验室研制的全球首颗100公斤0.5米分辨率光学成像卫星“佛山一号”成功发射,将在国土资源调查、环境保护等系列重要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这些创新成果的背后有着许许多多的年轻身影。”他说,在季华实验室,灯光就像是照明的灯塔,常常到深夜也不会熄灭。很多科研人员坚守在实验室做实验,努力奔向科技创新的“星辰大海”。
佛山市诚德新材料有限公司创办于禅城石湾,发展于高明更合,腾飞于广西北海,又重回到高明更合老基地拆旧建新、转型升级,建成了数字化智能化绿色不锈钢工厂。在佛山市诚德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青年企业家邓伟健看来,佛山青年企业家应该把探索数字化转型作为一项重要课题,以数字化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得益于优越营商环境的支撑,佛山诞生了一批优质的民营企业。佛山是非常适合企业发展的投资热土。”邓伟健表示,未来将继续扎根佛山,努力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为壮大佛山经济发展新动能作出积极贡献。
活动现场,佛山共青团全新的“青春佛山”logo标识和“团仔花花”IP形象发布。目前,佛山共青团正积极推进游戏小程序的开发,让广大市民通过手机AR程序在街头巷尾找到青年IP“团仔”和“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