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5-24 08:11:01点击:
5月21日,位于三水区芦苞镇的佛山市科达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科达”)正忙着施工建设。此前,这片326亩土地上是单层的老旧厂房,利用率不高。2021年,科达公司以产权转让形式收购该地块,拟建设数字化智能化陶瓷机械工厂。
2021年,三水全面打响“低改”攻坚战,实施国有工业用地改造提升三年行动,越来越多的低效工业用地通过产权转让、企业租赁等模式被盘活。截至目前,三水已改造提升10812亩低效工业用地,预计新增营收约431亿元。
整体转让 旧土地嫁接新项目
5月21日上午,走进科达施工现场,140亩的旧厂房已拆除完毕,挖掘机正在平整土地,洒水车来回穿梭实施降尘作业。
该地块权属某陶企,由于效益不高,土地没有得到很好利用。2021年,在三水区政府积极引导下,该陶企公开转让产权,科达公司对其进行整体收购,计划投资约15亿元,建设数字化智能化陶瓷机械工厂。
“一期140亩旧厂房已经拆除,目前正在报建。”科达公司总经理周国胜介绍,未来规划建设智能化工厂、职工生活区等,计划2023年底或2024年初实现部分投产。
另一边,与科达公司一街之隔的礼顿卫生用品(佛山)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礼顿”),3条生产线火力全开,为即将到来的“618”备货。礼顿公司是五羊家化集团旗下的生产基地,位于芦苞工业园C区。该公司2020年6月落户,仅用了不到100天,便实现落地投产。此前,礼顿公司所在地块空闲超过10年。
未来3至5年,该公司计划投入约2亿元,打造20条生产线,扩展成人纸尿裤、成人护理垫、女性卫生用品、湿巾等品类,届时产值预计达到10亿元,预计年创税约5000万元。
礼顿卫生用品(佛山)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六大模式 破解土地供需矛盾
土地是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的必备要素。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入推进,三水区作为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项目多、土地少的情况日益突出。
以2020年为例,三水区新引进制造业项目中,需购地新建项目有36个,累计用地需求约2400余亩,仅工业用地指标缺口达1000亩以上。
如何破解这一发展中的矛盾?2021年,三水全面打响“低改攻坚战”,实施国有工业用地改造提升三年行动,通过增资扩产、自主提升、企业租赁、股权合作、产权转让、政府收回六大模式,向存量用地要空间、要动力,以效益提升谋发展、求突破。
5月21日,记者走进位于三水区乐平镇的佛山市通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这个占地约100亩的区域,几栋办公楼挂着“佳旭”“通润热能”等不同企业的招牌。
由于业务调整,佛山市通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厂房大量空置。在政府积极引导下,该公司出租闲置厂房,目前已经入驻佳旭新材料有限公司等3家公司,有效盘活闲置土地,提升土地资源价值。
截至目前,三水区已改造提升10812亩低效工业用地,涉及143家企业,预计新增厂房面积约472万平方米,新增营收约431亿元、增加8倍以上,新增税收约15.5亿元、增加9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