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1-19 08:28:57点击:
11月17日,南海区文化发展大会在西樵镇举行,这对南海文化来说,是一次里程碑式的大会。大会发布《关于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系统而深刻地指明了南海文化发展的道路。与此同时,《佛山西樵岭南文旅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和“水上南海”发展计划同日发布。
按照意见,南海将推动文化全面融入生产生活,促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以文化力量引领城市飞跃,加快建设现代化活力新南海。以文铸魂、以文塑城、以文兴产、以文化人,让文化成为城市综合实力的新增长点,激发千年文脉的时代新活力。
南海是岭南广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亿年山川、万年水脉、千年文化、百年工业,是佛山“文脉”“商脉”的最早起源,共同构成了佛山这座城市的“根”与“魂”,为佛山争当传承岭南广府文脉领头羊作贡献,南海最有底气,最有实力,也最有担当。
面对当前南海文化发展的问题,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指出要从5个方面发力,分别是要为文化场所填充丰富多彩的内容,要系统性谋划和经营文化IP,要多做受群众认可的有创意有意义的文创产品,要进一步促进文旅消费,要激活文化人才,转化为人文优势。面向未来,新时代文化发展需把握“四个坚持”,分别是坚持全局统筹,坚持运营思维,坚持IP引流,坚持创新迭代。
为了让更多岭南广府文艺“出圈”,《意见》提出要推进南海文脉溯源,塑造岭南广府文化风韵,提升城乡建设美学品位,加强区域形象传播。顾耀辉提出,要通过“塑形”“通脉”“强肌”“醒神”“铸魂”等系列“组合拳”,把南海打造成为“最岭南”的人文之城、家门口的“诗和远方”。
继桑园围入选第七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之后,今年3月南海区发布桑园围水脉规划,基于南海水脉资源,当天的大会发布了“水上南海”发展计划,将其作为落实“三带三区”的具体抓手,重启水上交通“以水带城”,做活水上旅游彰显“水乡风情”,发展水经济战略,以“活力水岸+码头新场景”塑造城水联动的水岸生活圈。
当天的大会上发布了《佛山西樵岭南文旅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下称《规划》)。《规划》提出了打造“国家文化公园先行探索区”的愿景,聚焦“打造岭南水乡国际文旅度假胜地”和“大湾区文旅产业新高地”两大定位,以“国家文化公园先行探索区”为愿景,以大文旅促进城产人文高质量融合,提升西樵全域新活力。会上,23个项目签约,63个项目招商,24个项目落成开放,其中包括11月18日开幕的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
佛山市副市长孙宇希望南海接下来,要以更大的文化自觉扛起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使命担当,保育传承好岭南文化,加快建成广府文化生态保护示范区;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健全优质均衡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推进文化产业做优做强,建设西樵岭南文旅产业集聚区,千灯湖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等一批特色的文旅发展区;要写好岭南特色水文化的文章,坚持以水美城全面启动水上南海发展规划,以水脉串联丰富的本土资源,形成高浓度的城市,高层次的产业,高品位的文化,全面提升城市内涵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