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新闻网

佛山论坛-公益网站
分享互联网新鲜资讯
佛山论坛资讯网-佛山地方门户网_新闻时事,奇事,新鲜事

激活文脉水脉打造现代化活力新南海

更新时间:2022-11-19 08:25:32点击:663

领略“三湖碧水、七十芙蓉”独特韵味,展望“岭南文脉生生南海”美好前景。11月17日,南海区文化发展大会在西樵镇举行,大会发布了《关于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系统描绘了南海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蓝图方略。

以文铸魂、以文塑城、以文兴产、以文化人、以水为脉,让文化成为城市发展新引擎,持续焕发千年文脉的时代新活力,南海眼光独到,气度不凡。

 

 

“三带三区”示意图。

作为岭南广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海坐拥亿年山川、万年水脉、千年文化、百年工业的厚重家底。本次大会,对于南海文化传承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这是南海以强烈的文化自觉、深刻的文化自醒,吹响凝心聚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以文化力量引领城市飞跃,加快建设现代化活力新南海的新号角,彰显改革雄狮助力佛山争当传承岭南广府文脉领头羊的实力与担当。

 

 

激活文脉 传承岭南文化打造文化强区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根脉和灵魂。我们谈文化到底是在谈什么?其实是在谈精神之归宿,谈未来之发展,事关城市兴衰,事关百姓幸福。

无论是城市还是个体,当物质水平达到一定高度之后,就会追求高质量的文化生活。

佛山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515”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作出了“务必成为传承岭南广府文脉领头羊”的部署。今年8月,《佛山市争当传承岭南广府文脉领头羊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正式出台,提出推进实施党的创新理论引领、岭南广府文化“双创”、城市形象传播推广、市民文明素养提升、文艺创作生产提质、优质公共文化供给、文化产业做优做强、文化改革发展保障等八大行动共28项举措。

南海,面积107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规模为佛山市五区之首,上半年南海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633.17亿元,同比增长3.8%。在文化软实力上,南海同样拥有独特的资源禀赋:南海素有广东“首府首县”美誉,拥有醒狮、龙舟、功夫、粤剧等世界级文化IP。在南海人认知里,文化是西樵山的“珠江文明的灯塔”,是维新派领袖康有为、民族企业家陈启沅、“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等历史名人,是“龙狮源地、飞鸿故里”“粤剧摇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香云纱的起源地,区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樵山采石场遗址、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桑园围……

如何推动岭南广府文脉与现代制造业大市共生共荣,联动实现城市价值的跃升,一直是南海区委、区政府的中心课题。为此,《意见》分解了六大重点任务、34项工作措施,给出明确目标:

到2025年,城市感召力、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文化产业创新创造活力显著提高,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健全,群众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进一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名城品牌效应进一步凸显。

到2035年,岭南广府文化核心起源地的影响力更加突出,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迈向更高水平,全社会思想自觉和文明程度大幅提高,文化建设水平走在全国县(区)前列。

面对当前南海文化发展的问题,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指出要从5个方面发力,分别是要为文化场所填充丰富多彩的内容,要系统性谋划和经营文化IP,要多做受群众认可的有创意有意义的文创产品,要进一步促进文旅消费,要激活文化人才,转化为人文优势。面向未来,新时代文化发展需把握“四个坚持”,分别是坚持全局统筹,坚持运营思维,坚持IP引流,坚持创新迭代。

为了让更多岭南广府文艺“出圈”,《意见》提出要推进南海文脉溯源,塑造岭南广府文化风韵,提升城乡建设美学品位,加强区域形象传播。顾耀辉提出,要通过塑形、通脉、强肌、醒神、铸魂等系列“组合拳”,把南海打造成为“最岭南”的人文之城、家门口的“诗和远方”。

 

 

凸显水脉 水上新南海描绘活水新画卷

南海是一座水润之城,拥有近2000公里的水网河道,饱含“海纳百川、文化赶潮”的特质。

西江和北江对于南海来说,既是物阜民丰的生活水脉,也是传承千年的文化动脉。中山大学教授温春来曾这样评价:“南海因海而名、向海而生,在千年人文历程中,不断产生影响中国历史和中华文明发展的标志性财富和历史人物。”

继桑园围入选第七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之后,今年3月南海区发布桑园围水脉规划,整合联动区内“西樵、九江、丹灶”三镇资源,涉及水脉58公里,规划面积16.29平方公里,在樵湖段、银河段、官山段、河清段、儒林段5个河段设置11个文旅场景,让世界遗产推动文明交流,焕发时代生机,推动南海城产人文高质量融合。南海区区长王勇用“六个脉”概括桑园围,分别是翻天覆地的亿年山脉;通江达海的万年水脉;人杰地灵的千年文脉;行商天下的百年人脉;经济繁荣的活力动脉;生态宜居的健康静脉。

基于如此禀赋,继续做好“水”文章,以水为脉将全域文旅资源串珠成链,成为南海文化发展的最大亮点。当天的大会发布了“水上南海”发展计划,将其作为落实“三带三区”的具体抓手,重启水上交通“以水带城”,做活水上旅游彰显“水乡风情”,发展水经济战略,以“活力水岸+码头新场景”塑造城水联动的水岸生活圈。

按照规划,水上交通将成为一种常态化交通方式,建构一条从西-南-北的航线,以外水为主,包括顺德水道、东平水道-珠江西河道-水口水道。对外联系广州水上巴士交通,打通广佛两地水上交通,便捷两地联系;对内增加一种休闲时尚的出行选择和文旅体验方式,形成对三大活力区文旅体验的设施支撑。

规划在沿途设立一个主枢纽——平洲港码头,2个次枢纽——听音湖(美食轩)码头和水口码头,此外还有6个集散码头、6个驿站,覆盖七大镇街。

水上旅游则围绕“三带三区”中的“千灯湖中央活力区”“大桃园产城活力区”“环樵山水乡活力区”三个区域展开,优化岸线景观,开发“4+6+3”主题游线,让人们在游线中领略岭南水乡的风情之美,尽享湾区都市的活力激情。

水经济重点打造5段活力水岸场景,发展滨水商业、水上装备等业态,塑造水与城共美、水与产共荣的水岸生活圈。

与此同时,“水上南海”发展计划将以各镇街非遗龙舟文化特色打造“龙腾南海”IP,开展“趁墟而入”南海发展计划、“向美而生”社区营造计划,举办水韵南海影像大赛、水岸南海创意旧改大赛、舟游南海文旅定制方案大赛。

近期,将有三大项目成为实景,分别是西樵镇“樵湖十八曲”、丹灶镇——“有为水道”品牌、梦里水乡之旅(昼夜线)。

 

 

塑造城脉 促进城产人文深度融合发展

城市文化是城市现代化的根基,城市的气质和灵魂,也是城市发展重要引擎。“文化是刚需!”顾耀辉上任南海区委书记后的第一次调研便如此说。

去年初,结合“两高四新”产业定位和文商旅创融合发展,南海接连出台《关于加快文化旅游体育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南海区文化旅游体育产业发展的实施细则》等新政。今年6月,南海对“现代化活力新南海”建设进行细化,提出“1114”工作体系,“4”是“城产人文”四个领域全面发展,也是支撑现代化活力新南海建设的“四梁八柱”,并提出打造“三带三区”文化发展新格局,大手笔推动文商旅创融合发展,拉开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大幕。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大会从文化区域战略规划上对“三带三区”文化发展新格局进行了明确和细化。其中“郁水官驿”“桑园围”“省佛通衢”三条文化带发展数字科技、文化创意、音乐艺术、户外休闲等产业形态,“千灯湖中央活力区”“大桃园产城活力区”“环樵山水乡活力区”三个区域,打造南海文旅产业发展的极核,势必带动城市区域形态塑造。

南海文化高质量发展的蓝图已经绘就,为保障《意见》稳步实施,南海将成立区级文旅发展平台公司,培育引进专业运营主体,出台金融支持文化旅游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完善文化事业发展资金管理和文化产业扶持政策,创新富民共享机制,引导集体经济相对薄弱但生态资源、文化底蕴较好的村居,发展一批乡村文旅消费业态,实现共建共治、共富共荣。

顾耀辉对南海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和期待,他认为南海文化乘着党的二十大的东风,在佛山争当传承岭南广府文脉领头羊的机遇之下,必将迎来更加闪耀的发展,必将书写更加绚丽的华章。

相关新闻

西樵发布文旅产业发展新蓝图  

11月17日,南海区文化发展大会上发布了《佛山西樵岭南文旅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了打造“国家文化公园先行探索区”的愿景,将聚焦“打造岭南水乡国际文旅度假胜地”和“大湾区文旅产业新高地”两大定位,以大文旅促进城产人文高质量融合,提升西樵全域新活力。

“西樵既有深厚的‘最岭南’文化底蕴,也具备扎实的‘最岭南’文旅底子。”西樵镇党委书记李毅佳表示,今年,佛山市提出创建“十大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区”,其中唯一一个以文旅产业为主题的就是佛山西樵岭南文旅产业集聚区。当前,恰逢全民文旅爆发式增长窗口期,西樵顺势而为、抢抓机遇,提出了大文旅理念,《规划》应运而生。

根据《规划》,到2030年,西樵要实现年度旅游总人次达1200万,旅游总收入达100亿元。如何实现这个目标?西樵提出,将在空间上构筑“一核三片”产业格局。一核是听音湖产业创新核,将打造文旅运营总部基地,引领区域文旅创新升级;三片包括华南轻纺城产业创新片区、大健康高新技术产业园产业创新片区、南方影视中心产业创新片区,目标是强化在地优势产业与文旅融合、创新升级。

同时,为推动《规划》高效落地实施,西樵将聚力升级四大产业,实施“五个三”行动,出台覆盖七大方面的配套政策,全方位、多维度、立体式推动佛山西樵岭南文旅产业集聚区的“愿景图”化为“实景图”。

具体来看,四大产业即休闲度假产业、数字文化产业、文化创意服务产业、“文旅+”优势产业。“五个三”行动计划包括聚焦“岭南文旅运营总部基地”“岭南新生活方式品牌创新中心”“岭南数字文创中心”三大先行载体,打造户外、研学、美食三大大本营,发力西樵山文化论坛、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狮武岭南年度活动三大活动平台,实施岭南书院复兴计划、“趁墟而入”青年发展计划、文旅运营人才培育计划三大人才计划,以及完善文旅科技服务平台、文旅人才服务平台、文旅金融服务平台三类服务平台。

李毅佳介绍,目前西樵正编制《促进佛山西樵岭南文旅产业集聚区发展政策(草案)》,将从产业发展、载体奖励、行业培育、基础设施保障、金融保障、用地保障、人才保障共七个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政策和资金上的扶持。如设立创新创业团队最高奖励300万元,探索设立“文旅镇长团”机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