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2-07 08:57:44点击:
小区里爱心人士给浪猫投喂的现象普遍,无序的投喂不利于小区环境卫生管理之余,也会引发流浪猫聚集扰民等问题,是否有更好的途径解决矛盾呢?近日,记者通过实地走访多个小区,了解不同小区对流浪猫的处置方法。
尊重生命还是爱心泛滥?小区业主意见不一
给流浪小动物送温暖,初衷是好的,但涉及到该不该长期投喂流浪猫,以及如何管理流浪猫,市民意见不一。
家住南海区桂城街道的业主张女士表示,爱心人士投喂流浪动物,是有爱心的表现,也是行善积德的事。“这些猫得到了爱心邻居的喂养!还会自发定期给猫窝消毒打扫我觉得很有爱心。”业主张阿姨也表示认同,她说:“小区里之前总有老鼠出没,但由于猫咪的原因,老鼠也变得越来越少。”张阿姨坦言,流浪猫很可怜,应该得到人类的帮助,不能剥夺它们生存的权利,而且目前也没有对业主造成伤害,反而能帮助小区除害。
而反对声音更多来自业主对流浪猫的管理担忧。业主刘先生直言,长期喂养流浪猫,只会吸引更多的流浪猫来到小区集聚,一旦数量增加到不可控,会对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影响。市民赵先生也有同样担忧。他对记者表示,流浪猫应该由专业机构来管理,而不是任由它们在小区里流浪。“这些小猫虽然可怜,但是也不能让它们影响我们的正常生活啊。”赵先生表示。还有业主在小区微信群向投喂的爱心人士建议,流浪猫的增加会给小区的卫生环境带来影响,如果真的有爱心,可以将流浪猫带回自己家收养,而不是把小区当做自己“圈养”流浪动物的花园。
为流浪猫添置自制“小屋”
如何科学地给流浪小猫送温暖?佛山有不少小区业主开展了自发探索。
在南海区桂城某小区内,记者在小区楼梯间位置发现了用瓦楞纸精心搭建的“小屋”,上面写着“温馨猫窝,爱不流浪”的字眼。无独有偶,在小区另一处闲置地,记者也发现了一个用纸箱改造而成的“小屋”,外面还加贴了一层保暖膜。在这些小屋里,有的铺了防寒的小棉被,有的放置了猫粮、水等食物,这样的小屋在小区至少有3个。透过小小的“入口”,记者隐约能看到有小猫进出过的痕迹。
这些“小屋”是怎么来的?小区物业公司的工作人员秦先生表示,从今年6月开始,闲置空地就多了这些“小屋”,都是业主自行放置的。自从有了这些安置点,长期进出小区的流浪猫有了相对固定的活动场所,这也许能解决四处投喂带来的问题。工作人员杨小姐表示,“小区平时在一些无人打扰的区域,我们也计划设立专门的投喂区,也会安排清洁工定期打扫。”
而这样的探索不止发生在佛山,记者搜索过相关报道,这两年,在南京一小区爱心业主就自行筹款,联合物业为小区流浪猫做绝育,在小区设置固定投喂点,为解决小区流浪猫泛滥问题提供了参照,在网络上也收获了大量点赞。
网络来源:物业自制的猫屋。
自发组建“护猫”小分队
家住禅城区的陈先生,是小区里流浪猫的爱心喂养者之一,为了减少扰民,他经常是深夜时分在小区喂养流浪猫。据陈先生的投喂经验,他估算小区内大约有15只流浪猫,多数在深夜出没,习惯集中在小区的绿化带。“它们一般会在凌晨1点半出没,有时候会在小区门口角落等待我们的投喂”。
从2014年6月开始,陈先生就和小区里的一对年轻夫妻组成了一个“护猫”小团队,既希望流浪猫有安居之所,也希望尽最大努力减少流浪猫和小区居民的矛盾。团队里他们做了分工,陈小姐夫妇(化名)负责日常对流浪猫投喂以及一些疾病治疗,而陈先生就专门负责自费带流浪猫绝育。“为了避免流浪猫滋生病毒,对小区居住环境和居民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在送往绝育时还会一并给这些流浪猫驱虫。”陈先生说道。他透露,截至目前,他带了小区的8只流浪猫去专业机构进行绝育,相关费用已经花费自己1万多元。“流浪猫的繁殖速度非常快。一只猫在一年时间里可以生下两至三窝小猫,如果不对流浪猫进行绝育,我们就无法控制其数量的增长。”陈先生告诉记者。
陈先生表示,据他的观察,自从做了这些尝试后,小区内的流浪猫的数量几乎没有增加,“绝育后的流浪猫有领地意识,如果有外来的小猫想要进来跟他们抢夺食物,它们会团结起来将外来的赶走。”陈先生坦言,虽然现阶段部分居民不理解他救助流浪猫的行为,个别居民还为此与他产生争执。但在他看来,流浪猫是鲜活的生命,应该找到科学的方法让它们和小区居民共处。
你有什么科学处理小区流浪猫集聚的好建议?您认为应该采取何种措施来平衡流浪猫的生存需求与小区居民的生活质量?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佛山+客户端在线征集意见和建议。
文图丨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刘赟
编辑 | 朱韵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