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新闻网

佛山论坛-公益网站
分享互联网新鲜资讯
佛山论坛资讯网-佛山地方门户网_新闻时事,奇事,新鲜事

南海外国语学校学生在劳动中体验农耕之乐

更新时间:2022-11-11 09:49:11点击:

南海外国语学校师生在“行知农场”种植中草药。/学校供图

编者按

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大中小学国家级必修课。今年,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小学生要学煮饭炖汤、种菜养禽、维修家电……从2022年秋季学期起,多种劳动技能纳入课程,引发社会关注。

早在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后,佛山各中小学校便结合自身实际,陆续建起了许多各具特色的小农场,探索如何将劳动教育落到实地。记者深入探访这些欢乐的校园小农场,看佛山中小学的劳动教育如何破解资源、师资等各种难题,多元化推进,将劳动教育开展得有趣、有益、有收获。

薄荷叶片修长的射干在风中摇曳,金银花已开出几朵金色小花,紫苏迎着阳光舒展着叶子,花生种子在泥土里顽强生长……谁曾想,这番悠然的田园景象会出现在书声琅琅的校园里。

不久前,南海外国语学校“行知农场”正式开园。“行知农场”由本草园和东篱园组成。其中,本草园由七年级负责耕耘,专门用来种植中草药,旨在将劳动与中国传统中医药文化紧密结合。东篱园由八年级负责种植时令蔬菜,让学生在劳动中体验农耕之乐。

学生在打理农场。/学校供图

“农场小白”爱上种植乐此不疲

整地、锄草、播种、浇水……每天下午放学,沿着学校的游泳池往里走,远远便看见穿着校服的南外学子在农场里忙碌着。

艳阳下,八年级学生王一杰蹲在自己班级的责任田旁,一手抓野草,一手挥锄头。短短几分钟,拔下来的野草已垒成一堆。旁边的小伙伴迅速接力,拿起打水工具,为含羞草浇水……“这是含羞草,整颗都可入药,能清热利尿。”王一杰一边拔草一边讲述含羞草的药用部位、所属科目甚至功效。在农场启用前,对于这些他一无所知,甚至不知道这种长在每天放学回家必经的路上、叶片一碰就闭合的“无名”小草。

在东篱园,20多名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种植知识。“你的苗点得太近了,不适合生长”“土不能压得太紧”“水不能浇得太多”……老师手把手地传授各种种植秘诀。一开始,学生们对陌生的农活表现出各种不适应——有的踮起脚尖,在犹豫要不要踩进松软的泥土里点苗;有的不知手握锄头姿势,站在责任田外不知所措。但一看到新翻过的泥土和绿绿的菜苗后,他们就很快参与了进去,蹲下身,刨开泥土,有模有样地忙碌起来。

“孩子们对种植活动很感兴趣,一旦接触便乐此不疲。不少学生课余都会自发前往地里打理照看。”南海外国语学校副校长朱海忠介绍,学校开拓的这片“行知农场”占地3亩左右,目前分区域种植了薄荷、金银花、含羞草、艾草等多种中草药和玉米、花生、白菜等果蔬。农场启用后,老师就把课堂搬进了农场。不同于以图片形式呈现在中药书上,或以炮制好的成品形式出现在药店里,农场里的中草药品类繁多,且皆为师生亲手所植,学生们可以近距离观察每一株、每一类中草药的形态与生长过程。

走进田间地头,孩子们打开了成长的新天地。八年级学生马同学说:“我们学到好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以前我连紫苏都不知道,现在我不仅认识了很多中草药,学到了很多养生知识,也懂得了如何与同学协助,更对劳动多了一份敬畏。”

打造具有岭南中医药特色校本课程

劳动究竟是什么?新课标中的劳动课要求将技巧、技能、科技实践活动等内容相结合,让劳动的概念更加完整。在南外这片“行知农场”,学校专门选择了中草药主题,通过让学生种草药、辨草药、制草药,推广岭南中医药文化,对新时代劳动教育进行探索。

“国家出台课程标准后,我们的教学目标更加明确,能将课程开得更扎实、更丰富。”朱海忠表示,在此背景下,未来学校以“行知农场”作为载体,以选修课、社团为阵地,积极探寻课程开发与学科融合,通过学、思、行的过程,形成具有岭南中医药特色的校本课程,让学生在课外兴趣与劳动中产生幸福感与价值感。此外,学校将通过多种形式展示中医药文化践行与劳动教育的成果,让更多师生成为岭南中医药文化的推广者、传承者与践行者。

“10月,学校特别邀请南方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罗仁教授与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黄少慧副教授就中医药文化与劳动教育结合的相关问题举行座谈会。罗仁教授还为师生开设中医药知识讲座,普及中医药知识,传承中医文化。”朱海忠说。

除了“行知农场”,南外还在校园里因地制宜开辟了“百花园”“百果园”“百蔬园”“幸福园”“智慧园”五大园林。其中,“智慧园”是一个高科技植物园,园内埋有各种传感器,建有气象站,可以实时显示温度、湿度、PH、风速、雨量等信息,同时可以通过网络实时观察并远程操控,对校园和农耕实践基地农场进行管理。

劳动课程不单单只提供给学生劳作的机会,学校还探索将劳动和学科教学进行融合和创新,结合学生年龄、学校劳动基地教学设计,布置跨学科农耕劳动教育作业,如四年级“我用英语讲植物”、五年级“我是果蔬诗文创作家”等,并要求在学期末进行集中展示,让劳动课程成为学生感受到更多幸福感和价值感的载体。

“劳动应该是孩子们的一种习惯、一种自觉、一种需要、一种特质,做好劳动教育,是为孩子终身发展和幸福生活奠基。”南海外国语学校校长禹飚表示,学校会继续深刻理解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内涵,投入资源,探索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切实解决有教育无劳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