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新闻网

佛山论坛-公益网站
分享互联网新鲜资讯
佛山论坛资讯网-佛山地方门户网_新闻时事,奇事,新鲜事

战争轨迹:从疫情到印钞到俄乌冲突

更新时间:2022-07-01 08:15:55点击:

如果用一句话形容即将结束的2022上半年,“山雨欲来风满楼”无疑是最合适不过了。在此期间,我们看到了俄乌冲突的爆发、欧美前所未有的高通货膨胀、全球能源与粮食危机下小国的崩溃、美国堕胎权之争与两党的撕裂加剧,拉美和南美洲各国再度“左转”……世界局势的变化再次印证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毫无疑问,2020年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如多米诺骨牌一样,引发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供应链断裂,商品奇缺;多国出现高通货膨胀;能源危机与粮食危机加剧。世界银行预计,2022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将会从去年的5.7%下降到2.9%。不过,世界银行认为,俄乌冲突加剧了全球粮食和能源紧张,以及中国实施积极的防疫政策导致供应链断裂,是引发全球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

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

由疫情引发的经济危机

世界银行的说法与美国将通货膨胀甩锅给俄乌冲突的行为别无二致。只有细做调查,就会发现,新冠疫情与欧美抗疫不利才是目前全球各种危机爆发的根源,尤其是美国,早在俄乌冲突爆发前,其国内就已经出现经济恶化和高通货膨胀的问题,俄乌冲突不过加剧了这一局面。而中国一直在竭力维护全球供应链,确保商品流通,延缓经济危机恶化。

2020年3月是关键的时间节点,新冠疫情逐渐向全美扩散,起初美国政府还是有所作为,实行严格的社交管控政策,关闭餐馆等公共场所。不过,在此期间申请领取失业金的人数超过2000万人,突破历史纪录,3月份的美国失业率上升到4.4%,到了5月份飙升至14.7%。在疫情影响下,资本市场同样反应剧烈,美国股市在3月份接连暴跌,一个月内触发4次熔断机制。

2020年恰逢美国总统大选年,居高不下的失业率和跌到谷底的股市让特朗普和共和党焦头烂额。为加速复工复产,争取选票,特朗普只能选择放松管控政策,取消隔离措施。自此新冠疫情在美国肆意扩散,特朗普的政策也没有起到预期效果。

投资、出口和消费是经济的三驾马车。据统计,2020年美国第二季度个人消费支出下降34.6%,服务消费下降43.5%,意味着作为美国经济增长的消费马车“罢工”,投资和出口方面也不容乐观,固定资产投资下降29.9%,出口暴跌64.1%。第二季度GDP增速为-25%,唯一增长的反而是联邦政府开支,但这又导致美国财政赤字高位运行。

饮鸩止渴的经济刺激法案

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财政赤字尽管呈现下降趋势,但总体上还是居高不下。而新冠疫情爆发后,联邦政府的财政支出大幅度增加,巨额财政支出使美国财政赤字飙升幅度超过2008年金融危机时的水平,仅2020年第二季度美国财政赤字占GDP比重提升至26.0%。

除了用于防疫的公共卫生支出外,经济刺激法案占了联邦政府的财政支出重要一部分。美国的经济刺激法案主要有两个特征:其一,美联储机械地照搬2008年金融危机经验,重启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间接增加市场的流动资金量;其二,疫情爆发后,特朗普和拜登相继签署了多份救助法案,涉及金额超过了4万亿美元。

美国的经济刺激法案主要目的是为了刺激消费,但疫情导致美国劳动力短缺,企业工厂停工停产,投资和出口方面没有跟上消费需求的增长,消费者手中持有大量货币,却无法购买足够的商品,间接推动了物价飞速上涨,因此美国经济出现了不可避免的通货膨胀。

作为全球流通性最强的货币,经济刺激法案和美联储直接或间接滥发的美元不可避免地流入全球市场,最明显的反映就是引起了能源和粮食等大宗商品的价格急剧上涨,截止到6月28日大宗商品价格指数为1153点,比2016年最低点的660上涨了74.70%。

不可避免的战争

对于美国而言,解决国内通货膨胀的最有效手段有两种:其一,美元回流,这里的“美元”并非货币,而是资本。具体可以参考上世纪80年代美国收割日本经济,以抑制国内通货膨胀;其二,美联储加息,减少市场上的美元货币流通。

20世纪八十年代,第二次石油危机爆发,油价居高不下,同时财政赤字导致美联储超发货币,导致1980年美国通货膨胀率上涨到13.55%。

为了转嫁危机,1985年美国、日本、联邦德国、英国和法国签署了《广场协议》。五国开始干预外汇市场,通过抛售美元来促使美元贬值,本国货币升值,其中日元的升值表现极为疯狂。

随后美国又找借口对日本产品征收高额关税,甚至禁止出口美国。

这一揽子协议与制裁为日本经济带来了两方面影响:一方面,日本商品出口被迫压价,向美国让利,截止到1987年日本出口额下滑20%,日元升值也让企业生产成本增加,制造业被迫向中国和东南亚转移;另一方面,日元升值让日本国民的财富凭空翻了几番,手有余钱的日本人开始疯狂在欧美消费投资,此前美联储滥发的货币被日本人兑换后,作为资本或资产重新回到美国,美国的通货膨胀就这样被日本抵消。

至于美联储想要加息,美国政府就必须煽动战乱。银行利息提高后,美国民众会将资金从股市抽出存入银行,美股会出现断崖式下跌,但如果亚洲或欧洲出现战争,当地资本必然要转移到相对稳定的美国市场,大量当地货币被兑换为美元后,作为资本流入美国股市,而欧洲和亚洲打成一片废墟后,美国资本还可以顺势收购当地资产。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中国成为新的世界工厂,所以借鉴八十年代收割日本的经验,这次美国转嫁危机的首选目标是中国,然而中国可不是日本,政治军事上处处受制于美国。美国人在两国高层对话碰了一鼻子灰,在中国周边地区煽风点火,不断炒作台湾问题也没有取得预期效果,只得转移目标,盯上欧洲和俄罗斯,一旦欧洲出现剧烈变动,欧洲资本必将流向美国,缓解国内通货膨胀。

所以自2021年年底美国媒体不断炒作俄罗斯意欲向乌克兰动武,当时俄乌双方均对此嗤之以鼻,泽连斯基曾要求

西方媒体拿出证据,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直言此事闻所未闻。

虚假新闻的影响力也十分强大。受西方媒体不断渲染乌克兰即将加入北约的影响,俄罗斯最终决定动武,于2月24日宣布展开特别军事行动,当天欧洲股市直线下跌,而美国股市逆势回升,道指上涨0.28%、标普500上涨1.5%,纳斯达克指数上涨3.34%,这从侧面证明部分欧洲资本流入美国。

但这对于要缓解经济危机的美国而言,还远远不够,5月份美国的通货膨胀依然飙升到8.5%,俄乌冲突对欧洲资本的影响没有取得预期效果,所以美国再次启用北约,意图将欧洲拖入更深的战争深渊,而美国隔海相望,自然不担心欧洲战火波及。

另一方面,对于美国武器制造商和五角大楼来说,他们从乌克兰战争获得的最大好处不是出售武器,而是获得国会的拨款。此前五角大楼炒作的“中国威胁论”被国会认为夸大其词,没有达到理想效果,因此俄乌冲突对他们来说简直是天赐的甘露,甚至在战前,五角大楼就计划在未来十年至少获得7.3 万亿美元预算,是拜登的1.7万亿美元拨款的四倍。武器制造商们则获得了新合同和股票上涨。

例如,由通用造船厂负责建造的新型“哥伦比亚级”潜艇的2023年预算拨款由50亿美元增长到62亿美元;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的新型洲际弹道导弹计划的预算将每年增加约三分之一,达到36亿美元。波音、雷神和洛克希德马丁的“导弹防御和打击”项目预计将获得超过240亿美元拨款。

与此同时,向乌克兰倾销军火也拉动了美国股市上涨。自俄乌冲突爆发后,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的股票上涨了约16%,而全球最大的武器制造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股票和雷神技术公司的股票在战争爆发的第一个月分别上涨了28%和20%。

要知道,2020年仅有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获得了五角大楼750亿美元的合同,在战争爆发前,美国航空航天和国防股的标准普尔指数下跌 6.2%,而标准普尔 500 指数持续下跌15%,波音公司股价暴跌了约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