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8 08:17:37点击:
美国汽油价格一路飙升,又创新纪录。
当地时间6月11日,全美平均汽油价格升至每加仑5.004美元(1加仑约为3.7升),这是其历史上首次突破5美元大关。
一边是民众对高昂的开车成本怨声载道,而另一边,随着油价大幅上涨,石油巨头却赚得盆满钵满。于是,美国政府开始“坐不住了”。
据外媒近日报道,白宫正在考虑对石油行业征收暴利税,以补贴消费者。
看似“劫富济贫”的政策,背后却隐藏着更大的问题:在如今能源供应紧张的背景下,征收暴利税却可能进一步抑制石油供应,造成“火上浇油”的后果。
在美国政府和石油公司关系日益紧张之际,拜登真的会拿石油行业“开刀”吗?
01拜登与石油公司互相“甩锅”
所谓“暴利税”,就是对行业取得的不合理过高利润,进行征税。
外媒消息称,美国政府正计划提出立法,对年收入超过10亿美元的石油和天然气公司的超额利润,额外征收21%的税款。据透露,这笔税款预计或将达到450亿美元,以用于补贴普通消费者。
从今年一季度财报来看,美国石油巨头普遍取得了巨额收益。埃克森美孚第一季度净利润54.8亿美元,约为去年同期的两倍。雪佛龙第一季度实现净利润63亿美元,创2012年以来最高水平,较去年同期飙涨3.6倍。
“埃克森美孚今年赚的钱比上帝还多。”拜登对此怒言。
针对如今美国汽油价格暴涨的局面,拜登将其归咎于石油公司没有生产足够多的石油。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拜登曾多次指责石油公司故意降低产能,造成了供应短缺的局面,从而推高油价,并从中获取高额利润。
6月15日,拜登给包含埃克森美孚、雪佛龙、壳牌等七家石油巨头致信,谴责了石油公司获取高利润的行为,并要求这些油企提高产能,尽快向市场投放更多的汽油,从而缓解油价上涨给消费者带来的负担。
然而,对于这样的指责,美国石油行业并不认可。纽约能源避险资金(Again Capital )的合伙人约翰·基尔达夫 (John Kilduff) 表示,石油公司的工作水平已处于历史最高水平。美国石油协会(API)则称,石油价格的飙升应归咎于政府对石油行业的不支持政策。
事实上,拜登政府和美国石油巨头之间“积怨已久”。自2020年上任以来,拜登就曾削减对化石能源的补贴,转而支持新能源,其一系列能源政策对美国国内的石油生产造成了冲击,打击了企业投资油气开发的积极性。
针对“征收暴”政策,支持者认为,这可以削减石油公司的利润,减轻美国民众的油费负担。
然而,反对者则认为,从另一个维度来看,强行征收暴利税可能会进一步打击石油投资,加剧现在的油价上涨和通货膨胀。
02透视高油价的背后成因
拜登政府与石油公司互相“甩锅”,那这背后,究竟是什么造成了如今油价高企的局面?
问题的根源,是长期以来的石油开发投入不足。对于全球石油业从业者来说,2014年是非常难忘的一年,那一年国际油价出现大幅下跌,一度从每桶110美元以上跌到了60美元以下。
直至疫情前,多年以来长期,石油行业都深陷不景气周期,新增投资开发也逐渐进入低迷状态。新冠疫情爆发后,史诗级负油价的出现,更是对石油行业造成了猛烈冲击。
虽然疫情结束后,国际油价已重回每桶100美元以上高位,但是,石油行业具有规模大、投资周期长的特点,长期以来的投资低迷问题,并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得以缓解。
供应紧张的同时是需求的快速增长。随着疫情后经济复苏,各行各业对石油的需求都逐渐增大。比如在交通领域,由于复工复产的推进,用油需求明显提升。
除此之外,俄乌战争的爆发,也加速了油价的上涨。俄乌战争爆发后,美国对俄石油采取禁运举措,这加剧了全球供应紧张问题,推高了国际油价,也对美国本土石油行业造成了冲击。
在这样的全行业背景下,美国此轮油价上涨,还有其自身多年来累积的因素。
为发展新能源,拜登政府曾停止发放新的油气租赁许可,还取消了在阿拉斯加及墨西哥湾的三处油气租赁。然而,新能源还远远不足以承担起保障能源供应的重任,此前对石油开发的种种打压举措,都为当前高涨的油价埋下了极大隐患。
数据显示,自拜登上任至今年的2月23日,美国的汽油价格从每加仑2.45美元上涨到了每加仑约3.60美元。而自2月24日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国汽油价格已飙升至5.10美元左右。
6月15日,埃克森美孚就拜登致石油公司的信发表声明表示,其一直在为提高美国轻质原油的炼油能力努力。即便是新冠疫情期间,埃克森美孚也防患于未然,持续投资,为疫情后的石油需求做准备。
除了澄清自己并没有刻意压低炼油产能外,埃克森美孚还建议拜登政府在紧急情况下放宽一些法规,通过明确和一致的政策来促进石油领域的投资,从而提高产能,降低油价。
埃克森美孚建议美国政府简化对石油产业的监管审批,加强对输油管道等基础设施的支持,并表示这些都是解决高价石油的方法。
然而,拜登并没有对埃克森美孚的声明做出回应。
03“毁灭性通胀”来袭
英国此前也曾实施“暴利税”,却遭遇从业者抵制。
5月26日,英国财政部宣布,将向石油和天然气行业的“超常利润”额外征收税率为25%的能源利润税,以帮助英国家庭缓解生活成本压力。
这标志着英国保守党政府在高通胀压力之下对能源“暴利税”态度的彻底转变:不仅放弃了数月以来拒绝“暴利税”的立场,且征税力度较此前反对党工党提议的版本更大。
与此同时,英国还在考虑将暴利税扩大到发电行业,然而,这引发了从业者的强烈抗议,该政策被批十分“短视”。
批评者指出,这除了令投资环境恶化之外,短期收效甚微,甚至导致英国本土能源产量的萎缩及进口依赖加剧,最终将导致消费者继续面临能源价格的上涨。
而在美国,虽然拜登已于今年四月起采取释放战略油储的措施,在汽油中添加更多乙醇(以减少油耗),甚至试图效仿英国对油气行业征收暴利税,写信威胁石油公司提高产能、降低油价等,却都无济于事。
这显然解决不了油价上涨的根源性难题。
从近期美国劳工统计局(BLS)发布的数据来看,美国5月份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环比上涨1.0%,同比攀升至8.6%,创40年来新高,民众不堪重负。法新社在报道中称之为“毁灭性的通胀报告”。
如果不能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油价上涨,通胀局面还将继续加剧。
作为重要的石油生产国,美国的石油产业不仅供应本土,也对外出口。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的数据,今年到目前为止,美国的汽油出口量平均为每天75.5万桶,相比2021年同期的每天68.1万桶还略有增加。
因此,除了备受石油公司抵制的“暴利税”之外,据媒体报道,白宫还在考虑通过限制燃油出口的方式,向石油公司“开刀”,以求达到抑制汽油价格的目的。
美国能源部长珍妮弗·格兰霍姆表示,统拜登没有排除使用出口限制,来缓解国内燃料价格飙升的可能性。
白宫新闻秘书表示,如果有助于美国提高炼油能力,拜登考虑动用《国防生产法》。
从目前来看,美国政府与石油巨头的博弈或将继续升级。未来态势将走向何方,油价又将如何变动,正受到国际社会密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