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2-13 09:43:51点击:
近日,记者走进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电力调度监控中心,大屏上“调度安全运行天数9933天”的字样格外夺目。与此同时,一声清脆的语音通报适时响起:“您好,我是AI调控员小慧,已自动将信号通知文华运检中心。”如今,这般由AI无人作业体系支撑的高效场景,在佛山供电局已成为工作日常。
近年来,面对传统电网调度效率瓶颈和人力资源紧张的问题,佛山供电局巧妙运用AI技术寻求突破,成功构建以AI虚拟调控坐席“小慧”为核心的智能电网调度体系,实现了电网调度智能化的显著革新。
调度员在AI“小慧”的辅助下开展工作。
传统电网困境凸显 AI“小慧”应运而生
“以往,调度值班是一份‘高压’工作,需要长时间紧盯数块电脑屏幕监盘,精神高度紧张,稍有不慎就可能遗漏告警信号或跟进处置不及时,影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佛山供电局主网调控班值班员花洁介绍,一旦现场突发状况,调度员需手动将信号指令下发给电网内部的现场工作人员。接到通知后,工作人员需马不停蹄地开车赶往变电站处理,不仅耗时,还可能将小隐患拖成大事故,引发跳闸,影响大片区域用电,损失难以估量。
人工作业效率低、风险高、劳动强度大,给电网高效精准指挥、安全可靠运行带来重压,技术革新迫在眉睫。经过对同行AI调控员成果的研究,花洁所在团队将目光投向能够完成实际工作的虚拟坐席,将专业电力知识转化成算法,让编程像调度员一样“思考”。于是,电网监视业务成了第一个突破点。
2022年,AI虚拟调控坐席“小慧”在佛山供电局正式上线,迅速驱动电网调度各环节高效运转。从以前亲自与调度台电话沟通申请、汇报进度,到拨通“小慧”的专属线路即可完成申请工作、完工报备等流程,全程无须人力频繁对接,实现了常规业务流程从人工操作到机器高效代办的转变,让电力供应保障愈发稳健。
“小慧”投用以来,精准揪出56项实时风险,以往耗时超20分钟的故障识别、信息发布流程,如今大幅缩短至平均80秒以内,故障处置、设备复电效率顺势提升70%。凭借智能算法与高效信息推送机制,抢修响应速度显著加快,停电时长大幅缩短,为用户撑起更可靠的电力“保护伞”。
AI赋能电力调度 运行效率显著提升
如此智能高效的“小慧”,是如何赋能电力调度工作的?花洁表示,“小慧”就像默默在后台干活的安全管家,大部分时候悄无声息,一旦现场传来工作申请,或是监测系统捕捉到新增风险,便迅速从“幕后”切换至“台前”,精准发声、即时播报,高效开启应急处置流程。
此外,“小慧”还能整合多模态、多系统海量数据,交叉校核、精准甄别告警信号真假与重要程度,第一时间自动拨通现场人员电话通知处置,全程紧盯、闭环管控检查消缺流程。同时,处理变电站消防试验、直流定检等繁琐常规业务的申请批复流程,将人力从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
当前,佛山电网规模持续扩张,负荷量飙升至1万多兆瓦,肩负城市庞大用电需求的可靠供应重任。研发团队负责人、技术专家李伟坦言,伴随功能迭代升级,运算量呈阶梯式增长,硬件算力渐显吃力,像直接控制设备状态、调整电网运行方式这类强控制型操作难题,仍是亟待攻克的“硬骨头”。“但我们坚信,随着以大模型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突破指日可待。”李伟说。
据统计,“小慧”每年自动处理超12万次作业任务,累计为一线人员节省超10000工时,调度台日均话务量锐减80%,告警量从日均2000条骤降至约200条,有效规避了告警漏监视、迟处置等隐患。凭借“小慧”的亮眼表现,佛山供电局2023年告警质量管理水平在南方电网地市局中拔得头筹。
展望未来,佛山供电局将持续深挖AI潜力,助力“小慧”突破更多技术瓶颈,深度赋能电网调度全流程,全力满足社会各界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向着建设全国一流地区电网智能监视中心的目标大步迈进。
扫码看视频
文图丨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麦家慧
编辑丨周师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