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2-13 09:38:20点击:
12日,2024年国际咏春拳大赛将在佛山鸣锣开赛。届时,来自全球近30个国家与地区、超2600名咏春拳参赛者将齐聚佛山,上演巅峰对决。今年赛事设置了套路、咏春拳黐手、功力(中华武术智能功夫桩)、实战(咏春拳对抗)以及个人全能五大项,给予选手充分的展示舞台,争夺国际咏春拳界的最高荣誉。
“武林大战”一触即发,观赛的小伙伴们准备好了吗?你们知道咏春拳黐手是什么吗?不同的咏春拳项目有什么讲究?12月10日,佛山咏春拳协会名誉会长黄志添专门向观众介绍咏春拳大赛部分项目的情况。
电影《叶问4》有这样一个片段:叶问和万宗华两位高手切磋开场时,叶问摆出经典咏春问手和护手护住中线,万宗华则摆出太极单鞭势,打斗过程中出现两人手黏住手左翻右翻的动作。这段影片中,叶问摆出的招式便是咏春拳黐手。
咏春拳黐手,字面意思是指紧绷的手臂或手,实际则是一种咏春拳双人对练的方式,用以提升练习者的迅速应对能力。
黄志添介绍,在近身搏斗时,看见对方出拳并迅速作出反应是一件很难的事,这时候黐手练习带来的优势就会体现出来。练习者能够形成肌肉记忆,从而形成触觉反应能力。在更高阶的练习中,练习者通常会进行蒙眼黐手练习。在练习出触觉感知后,习武者需要能够感知对方身体姿势的变化或攻击的角度,通过长时间的练习,让身体在放松的状态下迅速作出反应。通过黐手练习,习武者可以学会拦截对方的手臂,卸除或者转化对方之力,同时发起攻击。
2024年国际咏春拳大赛还设立了实战(咏春拳对抗)项目,不少人误以为是搏击对抗赛,实则不然。黄志添解释道,咏春拳对抗是一种基于咏春拳技术的实战比赛,通过对战形式展示咏春拳的技艺和实战能力。该项比赛不仅考验选手的手速、力量和反应能力,而且强调咏春拳的核心理念和技巧。
咏春拳对抗通常采用三局两胜制,每局净打2分钟,局间休息1分钟。比赛过程中,选手需要佩戴全护具,包括面罩头盔、护甲、护肘、护胫和拳套。比赛的胜负评定依据得分标准,得分部位有头部、躯干和四肢等。
“咏春拳作为中国传统武术的瑰宝,传承着中华文明千年的智慧与精神。”黄志添说,“在一招一式中,我们能感受到先人对力量与技巧、智慧与勇气的深刻理解,它所蕴含的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咏春弟子。”
据介绍,咏春拳最初是为女性而创,因此它的拳理充分剖析女性特长,巧妙运用中线理论、人体力学、三角力学、杠杆结构等原理,激发身体潜在能力,实现以柔克刚、以弱胜强。这套拳法以“小念头”为入门基本功,以“寻桥”为中级套路,“标指”为高级套路,其器械主要有八斩刀、六点半棍和108式木人桩。
“咏春拳强调严谨,把传统哲理、中华文化和科学融入到武学里,让我们在喧嚣的世界中找到内心的平衡。”黄志添说,“咏春”二字文中有武、武中有文,咏春拳的拳谱、拳理、拳形都围绕这二字展开。
文字 |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苏宏堃
编辑 | 林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