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新闻网

佛山论坛-公益网站
分享互联网新鲜资讯
佛山论坛资讯网-佛山地方门户网_新闻时事,奇事,新鲜事

佛山提振房地产市场组合拳推动楼市持续升温

更新时间:2024-11-02 08:19:27点击:

今年10月,佛山楼市持续升温。近一个月来,楼盘访客量与成交量环比上升明显。

10月25日,佛山再度“加码”发布楼市新政,提出取消限售、取消普宅和非普宅标准、支持“商转公”等9项具体措施。这是继今年5月13日推出“13条房地产措施”之后,佛山对房地产市场的又一次“出招”。

业内人士认为,“13+9”楼市政策措施均从供需两端综合施策,在政策措施相互叠加之下,一方面,购房者能以越来越低的成本买到越来越好的“笋盘”;另一方面,开发商手头上受交易限制的产品可以盘活上巿交易,提高开发商的拿地积极性。这将有效刺激市场购房消费需求,并对建筑、家居装饰、金融等行业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撬动新房次新房供给 拓宽购房者选择面

数据显示,截至10月29日,10月佛山全市新房住宅成交超5900套、71万平方米,环比增加超117%、同比增长74%。

国庆前夕的楼市支撑政策率先点燃新房市场,新房交投好于二手房。进入10月,佛山新房住宅成交有27天反超二手房交易。

佛山中原地产代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余鸿认为,在“13+9”政策组合拳之下,11月、12月市场止跌回稳态势将进一步巩固,房地产市场或迎来新的拐点,新房有望重回市场主导地位。另外,销售回款的向好,带动土拍情绪的回升,未来新房供给有望增加,供应的增加有望再撬动新房销售的回升。

根据佛山合富研究院土地统计数据,2020年至2024年禅桂地块区域土拍宗数呈逐年下降趋势。具体为:2020年为25宗,2021年为11宗、2022年为7宗、2023年为5宗,2024年1月至10月仅有4宗。显然,土拍数量逐年下降,意味着市场上在售的一手房源数量逐渐下降。

对此,佛山市房地产业协会分析师曹绍林认为,在新9条中,取消祖庙、桂城、大良街道交易3年限售政策,拿证即可交易,可以让一些优质的次新房补充进来,让购房者有更多选择。

改善户型成本更低 降低客户购房压力

10月27日,新9条落地后首个周末,记者走访多个热门在售楼盘了解到,楼盘访客量明显上涨。

在位于禅城亚艺板块的建投恒福壹号,市民黎先生告诉记者,目前他们居住的是一个小三房户型,随着家庭人口的增长,特别是孩子即将在明年步入小学阶段,改善居住条件成为他们的迫切需求。所以,黎先生最近在物色一套至少140平方米,且紧邻优质学区的房产。

黎先生是“做足功课,有备而来”。他认为,在13条中,优化容积率计算规则等于飘窗赠送。在新9条中,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购买144平方米以上的商品房,可以使用公积金贷款。两者一叠加,无疑让改善型户型购买成本更低,能以更低价格购买更大更好的房子。

建投恒福壹号销售负责人黎素冰表示,9月底至今,项目成交量达40多套,是以往两个月的量。许多久违的购房者重新出现,甚至有人在短时间内就决定购买170~200平方米的大户型。

市民在楼盘看房。

根据市住建局公布数据,“十一”假期期间,佛山新房网签的户均面积为124.8平方米,比历史户均面积提升16.7%。其中,90平方米以下购房套数占比仅3%;90~144平方米三房、四房户型仍是成交主力户型,占比约75%;144平方米以上的大户型成交占比提升至22%。

在13条中,加大公积金贷款购房支持力度,整体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的可贷额度。而在新9条中对公积金贷款作出补充,对二孩及以上家庭购买首套自住住房,最高贷款额度上浮20%;允许缴存职工申请将本人尚未结清的个人商业性住房按揭贷款,转为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

曹绍林认为,两者叠加之下,购买改善型户型,例如144平方米以上户型,成本更低。“原商贷客户也可以选择转为公积金贷款,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改善客户的购房压力。”

受惠群体扩大 形成多赢局面

在“13+9”楼市政策措施的作用下,房地产市场迎来多赢的局面。

例如,13条中优化了容积率的计算方法,原来阳台占总建筑面积的18%提高至20%,意味着开发商在建筑设计房子时,可在容积率不变的前提下,增加房子的使用空间,给市民更多实惠。

在新9条中,优化车位配建要求和销售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商品车位与商品房同步销售。在购房时,房子同车位一起出售,开发商可以加快回笼资金,市民也不用担心交付房子使用后,需要再购买车库。

佛山市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骆仪克认为,政策的叠加效应实现了开发商与购房者的双赢。开发商能快速回笼资金,更有效地进行项目开发和运营;而购房者则获得了更实用、更便捷的购房体验,以及更高质量的居住环境。

又比如,在新9条中,支持城中村改造与存量商品房销售相结合。这意味着,开发商可直接购买市面上的存量房源,前期筹备工作的时间大大缩减。另一方面,村民可直接搬进开发商购买的高品质住房中(包含开发商自持的房源、人才房等)。

曹绍林解释,按照之前的开发进度,开发商要先建一个组团回迁房,然后安置好村民,再去进行新的房地产新项目开发。开发周期过长,对于开发商来说,资金要求高,运营成本和压力更大,存在较大风险。对于村民来说,新政也带来了更好的安置体验。过去,村民需要等待回迁房的建设和安置,这往往意味着他们需要经历多次搬迁,给生活带来不便。

这样一来,开发商的库存得到去化后,再配合13条中“实施土地出让价款分期支付”“调整开竣工违约责任核算规则”等政策,开发商有更多精力与成本投入城市更新项目,有利于提高开发商的投资积极性,打造更高品质的项目。“既能促进城市更新、提升土地效能,又能让市民、开发商、房地产业齐齐受惠,形成多赢局面。”曹绍林说。

文字 |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李倬伦、陈意威

图片 |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张伟科

编辑 | 林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