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7-01 14:01:38点击:
“先生你不要着急,只要你没有动过你的钱,钱一定能找回来。”银行柜员一面在电脑上查询一面安慰郑先生。
在少现金的时代,钱就是银行账户上的一串数字。然而这个数字却关系到每个人生活的好坏,甚至和人性命攸关。人们把钱放进银行,除了图支付方便,就是图资金安全。有些时候银行实行负利率人们也愿意把钱放在银行,主要就是因为这两个原因。
“六百万放在银行不见了,这也太吓人了。”银行柜员的话让郑先生稍微松了一口气,但钱没有找回来前他心里还是忐忑不安,继续向银行柜员吐槽来舒缓不安的情绪。郑先生在银行的这次经历很罕见,对所有的储户都具有启发意义。
2016年11月15日一早,郑先生来到中信银行广州分行营业厅。“请问先生办理什么业务?”见到郑先生,银行营业厅的引导员按例询问。
“我要开个卡存入六百万。”郑先生回答时特意报出存款金额,他知道存入这样的金额就用不着排队等候。果然引导员一听,脸上瞬间就多了几分恭敬,热情地为郑先生开通了大客户通道。
在接待大客户的地方,两名银行工作人员竭诚为郑先生服务。为郑先生生送上不错的茶水后,郑先生把身份证递给银行工作人员,银行工作人员开始忙活起来。
聊天的时候郑先生说起自己在广州开了一家公司,生意还不错。“我们银行有一些理财产品还不错,郑先生要不要考虑一下?”一听郑先生是个老板,银行工作人员又热情地给郑先生推荐起理财产品。
郑先生来银行时主意已定,要确保自己这六百万万元的安全,理财产品多少也会有风险,不在他考虑范围内。出于礼貌他稍微听了下理财产品的介绍就坚决地说:“不了,这六百万我只办活期储蓄。”
被郑先生拒绝银行工作人员的态度还是一如既往的好,他们为郑先生办了活期储蓄,又给郑先生办理了U盾和Vip。整个服务过程让郑先生很满意。
从银行出来已经是下午,郑先生顾不上吃饭又去忙了些别的事,直到下午三点过才找了家饭馆坐下来吃饭。
刚吃上饭没多久,郑先生收到一条中信银行发来的短信,告知他的账户消费了两万元。收到这条短信郑先生并没有在意,自己刚在中信银行开的卡分文未动哪儿来的消费,郑先生以为就是个诈骗短信。
可是随后郑先生的手机不断响起短信提示音,一条条中信银行卡消费两万元的短信在郑先生的手机上刷屏,15分钟内消费短信来了260多条。
太猛了,郑先生不由得紧张起来,赶紧打电话向中信银行的人工客服询问:“我账上还有多少钱?”
“郑先生,您目前账户余额为七十二万元。”客户的话差点让郑先生从椅子上栽下来。这才过多久六百万存款就消失了五百二十八万,而且消费短信还在不断涌来,这让郑先生如何承受得起。
“手机和U盾都在我手上,密码也只有我知道,账上的钱怎么会被转走”郑先生断然否定客服提醒自己银行卡被盗刷的可能性,要求客服立即向负责人汇报,搞清楚他的资金去向并把资金追回来。
和客服沟通的过程中,郑先生的账户余额还在不断下降。听到郑先生焦急的声音客服对他说:“您现在账户余额还有二十万元,建议您马上冻结账户向警方报案。”想着自己的账户不可能被盗刷,钱离奇被转走都是银行的问题,搞清楚了钱就能回来,郑先生没有接受客服的建议,而是匆匆赶到了银行。
来到开户的营业点。工作人员上心地帮郑先生查起来。“不着急,这种情况可能是系统出了问题,找出问题钱就能回来。”工作人员安慰郑先生说。
坐在银行营业点,中信银行消费短信还在不停向郑先生发送。工作员又建议他先冻结账户,可六百万只剩下二十万,郑先生觉得已经没有必要冻结账户,把所有希望寄托在银行为他追回资金上。
工作人员查了很久也没有给郑先生一个明确的解释,郑先生只好提出让银行负责人出来给他解决问题。负责人一来听了情况又亲自查了一下,也没有发现银行的问题。
不过银行负责人很有信心,告诉郑先生:“钱不会不翼而飞,回家等消息吧。”银行已经下班,郑先生知道查出问题需要时间,也不想为难银行,就克制住焦虑的心情先离开了银行。这个时候,郑先生存进银行的六百万,已经只剩下六百九十元。
等了十多天银行也没有来个电话解释,郑先生打电话到银行去问,银行的答复不再含糊,明确告诉郑先生,他账户上的所有消费都符合银行的业务规范。言下之意就是说,郑先生账户上的六百万,几小时内变成六百九十元银行没有责任。
这下郑先生彻底慌了,银行没有责任谁有责任?
手机、U盾都没有离身,密码也没有泄露,这种情况下账户里的巨额资金被转走,怎么可能不是银行的责任。
银行也觉得委屈,认为先后十次劝郑先生挂失、冻结账户,郑先生都不听,才导致郑先生账户上的六百万元最终只剩下六百九十元。
可是问题的关键似乎并不在这里。
事情发生得太快,仅仅十五分钟,郑先生账户里就减少了五百二十八万。郑先生给银行客服打电话时,即使一秒冻结账户,也不能把绝大部分资金冻回来,冻结账户对解决问题确实没有实质性帮助。
至于银行埋怨郑先生没有及时报警,郑先生也不觉得是造成损失的原因。
郑先生确信没有被盗刷,银行又还在查,要是报完警银行发现系统操作失误就把六百万归位,那不是给警察和郑先生自己找麻烦,警察来了问题还不是要银行自己查。
再说事发后郑先生亲戚出事他忙着去帮忙解决,报警的事更被他放在了一边。直到11月30日确定银行不担责后银行再次建议郑先生报警,郑先生才向公安机关报了案。
六百万属于重大金额,接警后广州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支队立即立案展开侦查。
郑先生报了警还通知了媒体,银行这时也成立了专项小组对郑先生近六百万资金的去向进行全面调查。
到12月5日,银行确认了郑先生的钱被转走的方式。短信显示是消费,其实是被代扣。
在网络支付的时代,代扣形式很普遍。“和水电费代扣类似。”银行负责人做出这样的解释。
不过使用过手机代扣的人都知道,机主要开通代扣权限,代扣才可能发生。没有开通代扣权限,哪怕骑共享单车几元钱的消费也不会出现代扣。而且图方便使用代扣,也很少人会把代扣和存有六百万巨额资金的账户捆绑在一起。
而且中信银行广州分行的负责人还说,像郑先生这种账户,“代扣的前提是需要客户授权并签署授权协议”这就比允许某个手机App代扣更保险,不是动下手指头就能开通代扣权限。
郑先生这种代扣还设定了最高限额,所以六百万才快速地以每次两万元分几百次划扣。每次两万元划扣还不会触发必须使用U盾的操作,代扣指令发出郑先生的钱就会被划走。
照银行的说法,银行肯定留下了郑先生允许代扣的凭据。而郑先生说他根本没有签过代扣授权协议。他开卡当天通过弟弟的账户转了六百万元到新卡上,存为活期用于公司的资金周转,并不是为支付开设的专门账户。
中信银行广州分行经过详细调查给出结论,作为发卡行接受相关金融机构指令进行操作,分批划扣郑先生的账上的钱,业务流程符合各项制度要求,支付运营体系安全合规。
也就是说郑先生账上近六百万被直接划扣,中信银行广州分行没有责任。
既然郑先生不承认授权任何第三方代扣,那问题的关键就是先找到代扣的第三方。
在警方的介入下,银行经过一番追踪,在12月4日锁定了代扣的第三方。
第三方名为上海意铁实业有限公司,郑先生收到的几百条消费短信,都是由这家公司的不间断划扣产生。这家公司的经营范围为机电、计算机设备、五金交电、投资咨询等。
“不要说授权这家公司代扣,我连这家公司都没听说过,也根本不认识这家公司的负责人。”对自己近六百万资金被代扣这件事,郑先生表示完全不能理解
这就很奇怪了,发卡银行没有拿到郑先生签署的代扣授权协议,不会说代扣流程符合相关规定。郑先生也不会撒谎,如果撒谎银行拿出凭据他就无话可说,到底代扣从何而来显得迷雾重重。
让郑先生略感安慰的是,第三方代扣管理机构通知他,他的近六百万资金被划扣到上海意铁实业有限公司后,又被转到了成都民生银行的一个账户。
钱还在就好办。有警方的介入,最终接收郑先生资金的账户被冻结。等事情完全查清楚,郑先生还能拿回自己的钱。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可以看出,郑先生第一次通过电话和银行客户沟通时,客服让他报警是一个正确的建议。不管是不是银行的系统失误,有没有银行的责任,第一时间报警都能让解决问题更有保障。
郑先生半个月后才报警,要是警方查到郑先生钱的流向,被转走的钱已被用出,警方都难为郑先生追回。一家银行只能调查自己银行的账户,超出一家银行管理范围的调查还得靠司法程序,冻结其他银行的账户更不是中信银行能办到的事。
“如果警方查出郑先生的钱被恶意盗刷,郑先生的资金安全还是能有保障”中信银广州分行负责人的这句话,似乎并不能让客户放心。郑先生是运气好,转走的资金还原封原样在账上,仅仅是换了持有人。如果钱被用去,恶意盗刷者又还不出钱,那郑先生该怎么办呢?
从11月15日到12月5日这二十天的时间,郑先生简直过得一团糟。六百万不翼而飞亲戚又出事,银行的答复还让他越来越绝望。
“这件事对我的生意造成了很大影响。” 在采访中郑先生很无奈地对记者说。
开卡的时候郑先生享受Vip待遇心情很放松,十二点五十七分六百万元转到他新卡的账上,他了却了一件重要的事情。
哪知下午三点三十四分新账户里的钱就开始离他而去,要是现金的话那真叫钱还没有捂热。到下午四点五十三分,不到一个小时,郑先生存有六百万元的账户,就莫名其妙只剩下六百九十元,这对他来说是惊魂的一天。而之后银行的答复更让他有天旋地转的感觉。
在郑先生这件事以前,也发生过银行卡被盗刷的事件。这类盗刷事件都是银行卡信息被盗取,盗取要不是在持卡人消费时使用银行卡时泄露信息,就是银行内部人员监守自盗。
持卡人消费时泄密好防范,银行的人监守自盗则防不胜防,只能靠银行自身加强管理。
郑先生这件事比较特殊,不同于一般的盗刷。郑先生的开卡行一再强调,支付运营体系安全合规,那就意味着郑先生新开的卡,确实签署过代扣授权协议。郑先生又信誓旦旦否认新办的卡有过代扣授权,到底真相如何至今不得而知。
不管怎么样,郑先生的案例提醒大家,可以使用代扣功能,但能代扣的卡一定要用专门的卡。
存有较大金额的银行卡,绝不能和代扣功能挂钩,不然即使能把钱追回来,也会陷入进磨人的麻烦中。
参考资料:
央视网:男子存银行600万仅剩690元 “飞了”资金去向已查明
南方日报:存银行600万“飞了”资金去向已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