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3-07 14:35:29点击:
“你是因为什么被抓进来的?”“吃饺子没蘸酱油。”“啥?”我是因为吃饺子没蘸酱油被抓进来的。”此话一出,所有人都惊呆了!天下哪有这等奇葩的事?吃个饺子没蘸酱油就蹲大牢一年半?
然而,这种奇葩事还真就发生了。
上世纪九十年代,一个广东小伙子去内蒙古做点小生意。到了晚上,肚子饿了,就随便走进路边的一家饭店,要了一盘饺子。
正是吃饭时间,饭店里坐满了人,喝酒的,划拳的,吵杂声一片。
小伙子不太喜欢这种热闹的场面,皱了皱眉,专心吃自己的饺子。
正吃着津津有味的时候,一个满身酒气的人走了过来,拍拍他的肩膀,醉熏熏地说道:“嗨,小子,你吃饺子怎么不蘸酱油呢?”
在当地,确实有着吃饺子蘸酱油的习惯,认为这样更有味道。
但对于广东小伙子来说,吃饺子就是吃饺子,根本用不着蘸酱油,他也从来没有这个习惯。
其实,这也正常。地区不同,饮食习惯就会不同,即使是同一地区的人们,饮食习惯也不完全相同。
就拿吃饺子这件事来说,蘸不蘸酱油,完全在于个人,没有什么对错之分。
小伙子冷不丁地被醉汉质问,气不打一处来,张口就说道:“我蘸不蘸酱油TM的关你什么事?”
小伙子说的没错,蘸不蘸酱油确实与别人无关。但他的语气可就不太对了,醉汉听了以后,也没说啥,摇摇晃晃就走了。
醉汉回到座位上,越想越生气,猛灌两杯酒后,怒气冲冲地说:“邻桌那小子太嚣张了,简直目中无人!”
其他人关切地问:“领导,咋回事?”
原来,醉汉是刚晋升的监狱领导,今晚的酒宴,就是为了庆贺他晋升的。
他刚刚上厕所回来,看见小伙子没蘸酱油就吃饺子,和当地人的习惯不一样,就趁着酒劲随口问了一句,却不料小伙子毫不客气,一点也不买他的面子,直接怼了上来。
领导哪受过这气,自然是越想越生气了。
大家见领导发脾气,马上就有人出主意道:“把那小子丢进去,关他一晚,记他长长记性,知道马王爷长几只眼。”
“好,这个法子好。明天早上我去了再放人,你们谁也别管。”领导一拍板,下了命令。
一群人酒也喝得差不多了,揪着广东小伙子,就来到了监狱,打开门,丢了进去。
这里特别交代一句,那个年代法治还不健全,特别是某些地方,抓个人关进去一两天,也不是什么稀罕事。
广东小伙子就这样被抓了进去。
其他犯人问:你是咋进来的?
小伙子就老老实实回答:吃饺子没蘸酱油被抓进来的。
这谁会信啊?
老实说!
真的是因为吃饺子没蘸酱油被抓进来的。
好嘛,你这是在耍我们呢!
同监牢的人抓住小伙子就是一顿胖揍。
本来吧,按领导的意思,把小伙子关一晚上,意思一下就行了。
谁知道,到了第二天,领导酒醒后,把这茬子事忘得一干二净。
其他人呢,有的以为领导已经把人放了,有的则觉得,领导已说了不让别人管,自己又何必多事呢?
于是,这事就谅在那儿,没人管没人问了!
看守监狱的人刚开始也觉得奇怪啊,怎么突然就进来了一个人,是因为啥事情啊?就问小伙子,小伙子的回答依然是“吃饺子没蘸酱油被抓进来的”。
好嘛,你小子,到这里了还不老实,还信口胡言,那就老实呆着吧!
小伙子自然不干啊,就大喊冤枉。
进这里的人哪个不说自己是冤枉的?狱警不耐烦了,噼哩啪啦就是一顿打。
被同监牢的人打,又被狱警打,三番五次下来,小伙子害怕了,再不喊冤,老老实实地呆在了里头。
一呆就是一年多。
正好这时有关部门清理陈年旧案,这才发现,有一个人竟然没有卷宗没有移交机关没有移送记录,不知道咋进来的。
于是,就把小伙子提出来审问。
咋进来的?
吃饺子没蘸酱油。
啥?
吃饺子没蘸酱油被抓进来的。
反复调查,才搞清事情的来龙去脉,敢情小伙子说的是真的,真的是因为吃饺子没蘸酱油而进来的。
这太也荒唐了吧!
领导慌了,连忙对小伙子千哄万哄,给你一笔钱,这事儿你可别说出去啊,快点回家好好过日子吧!
小伙子答应了,先回家要紧。
南方人机灵啊,回到家,和家人一合计,自己白白蹲了一年的大牢,受了这么多的罪,可不能就这样过去了。于是,一纸诉状,把监狱告上了法庭。
最终,监狱领导被开除,相关人员也都受到了降职、撤职处分。
小伙子也受到了国家补偿。有人说,是24万;还有人说,是100万,具体是多少,就没人知道了。
看来啊,以后出行一定要事先做个攻略,了解清楚当地的风土习俗,特别是吃饺子蘸不蘸东西,是蘸醋还是蘸酱油一定要知道。
开个玩笑!都是过去的事了,大家看了会心一笑就行。
但凡历史,总是有些荒唐事的。在现代人看来,不可思议,在当时看来,却是正常。只可惜,受害者往往是那些最下层的普通百姓。
就像这个故事中,监狱领导的一句话,小伙子就被平白无故地关了一年半。
所以,当权者一定要慎重,一个小小的举动,就有可能改变普通人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