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新闻网

佛山论坛-公益网站
分享互联网新鲜资讯
佛山论坛资讯网-佛山地方门户网_新闻时事,奇事,新鲜事

被誉为“广东第一村”,至今保留完好的建筑,名气不大却大有来头

更新时间:2023-03-03 11:33:25点击:

在中国的东部有着皖南乡情、江南风情,在中国广东,也有着明清气息。在那个满是粤语的地方,说着方言,走在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古村道路上,是一番别致的景象。

这个地方就是广东的大旗头村落。这个村落从明清开始一直存在至今,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号称“广东第一古村”。相传,这个村落本来是没人住的,在一次百姓迁徙的时候,有两户人家在这里定居。分别姓钟和郑,其中郑户人员广大,繁衍旺盛,慢慢地整个村落被郑户壮大起来。因此,大旗头村落也被叫做郑户村。

被誉为“广东第一村”,至今保留完好的建筑,名气不大却大有来头

在壮大之后,这个村落也很和谐安宁,各家各户没有因为嫉妒去使坏,反而一起建造努力,最终成就了现在的古村。

到如今,走进这一古村,村内的一点一滴都能看出是古式建筑物,岁月的痕迹也甚是明显,虽然也有被腐蚀的迹象,但是通过当地政府的保护,古村还相对来说也是非常完好的。

大家知道安徽歙县吗?在那里有着和大旗头村落相媲美的西递、宏村,这些都有着丰厚的历史遗迹,走进去也是不知不觉的被带入其中。

在外观看上去,就是简单的古建筑,古房子,房顶是各种各样的,不是像现代的房子房顶一般,都是平平的,连接着下水管。古式的房顶有着天然的凹槽,完全不用担心会不会积水的问题。

我有幸去过大旗头村,那日正好下雨,雨是朦朦胧胧的,打着古式的雨伞,穿得轻薄些,如同穿越一般。无论走在大旗头村的哪一个角落,都能够感受到文人墨客的气息,特别是那灰色的建筑。建筑挨着建筑,不像现代的高楼,每栋相隔甚远,中间有着植物的相称。

在大旗头村的建筑是紧挨着的,中间有的小路仅能走下一人、两人,好一点的可以过一辆车,但是汽车是很难过的,能够过汽车的路在大旗头村里也是很少见的。在村落的乡道里,有着蜿蜒的河流,供各家各户洗衣物做饭等。在外人看来,我是很难接受的,因为我没有这样的生活习性,但是当地的人是习惯了这样生活的方式。

本来古村落就有一丝湿润的气息,带着下雨,更是不一样了。有一阵子雨下的太大了,我就躲进一家躲雨。在这样的古村落的旅游点,几乎家家都是有各色各样的商品出售的,而且都显示出了当地的特色。

因为大旗头村整体面向东方,在村子正面的前方是墨塘,连水的名字都起的那么有诗意,可见整个村落的文人气息倒有多强了。所以在当地有很多出售文墨笔砚的。

这样的古村落怎么会没有众人依托的塔呢?

中国本就是一个传统的国家,很多地方都有着依托的“神明,”把他们供奉在塔中。在大旗头村有一塔叫做文塔,塔的名字都带一文字,这处处都显示了当地的文化气息。当地的卫生也是很好的,一眼望去便是干净整洁。这也足足地显示了当地安保卫生做的足够好。

但是和我一同前去的友人说:“进入这内巷,怎么感觉有些阴森恐怖呢?幸亏孩子没带来。”我想,可能是这个古村落很少有人住的原因吧,纵使这个地方是个比较火的景点,游客也很多,但是烟火气息还得常年住的人家维持。古村落虽然受欢迎,但是常年居住的人还是很少的,这也是为什么走进去有些阴暗了的原因吧。

虽阴暗,也只是表面的样子罢了,实际还是很扣人心弦的。密集的建筑群围在一起,不仅增加了各家的联系,也省去了很多空间,这在古时是非常好的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构造模式。而放到现代,却出现了很多问题,例如:消防问题啊、人员拥挤啊、行动不便等等。这些问题在现代确实很难处理。

好在大旗头村常年居住的人不是很多,这些问题可以大大减少。如果住户多了起来,这些问题还真需要好好处理一下。

大旗头古村,粤家古村,明清之风,存留至今,是相当不容易的。全国各地这种古村落是很多的,面积比这大的也不在少数,想让它们保留更久,就需要我们每个人去付出行动,爱护这历史古迹。

总结:我有机会再去广东的话肯定要再去一次这大旗头村的,大家想去吗?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