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0 08:27:51点击:
6月6日是第27个全国“爱眼日”,为了增强全社会爱眼护眼意识,国家卫健委提出“关注白内障,重现新‘视’界”等多个宣传口号,呼吁大众重视白内障的防治。
佛山市中医院眼科杨雪艳副主任中医师表示,白内障是指由晶状体透明度和颜色的改变引起视觉质量下降的眼科疾病。临床上根据疾病发展过程,白内障可分为四期:初发期、膨胀期、成熟期、过熟期。
在初发期,患者的症状不明显,偶有轻度的视物模糊。随着晶状体浑浊程度逐渐加重,症状也逐渐加重,可能出现视物重影、眩光的情况。有的患者会说突然觉得看近的事物清楚了,能穿针了,其实这都是白内障加重的表现。
杨雪艳(左)正在为患者进行眼部检查。/医院供图
随着病情的进展,到了成熟期或过熟期,如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可能会导致完全失明。因此,如果患者出现视力下降、复视等症状,或突发眼痛或头痛时,需及时就诊。同时,老年人、糖尿病患者、高度近视患者等高危人群更应时刻关注视力的变化,有问题及时就医。
目前,白内障的治疗主要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式。手术是治疗白内障的主要方式,可治疗各种类型白内障,改善患者视力,提高生活质量。现阶段白内障手术的主要形式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这种方式具有手术切口小、角膜散光小、组织损伤小等优点,此外,切口不需要缝合,手术时间短,患者术后视力恢复快。
杨雪艳提醒,对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糖尿病患者、高度近视患者、白内障家族史者、炼钢工人、电焊工人等高危人群,建议每年做1-2次眼科检查;应避免强烈的日光照射,减少紫外线对晶体的损伤;应积极防治慢性病,尤其是糖尿病患者,最易并发白内障;应注意精神调适,加强用眼卫生,保障充足的睡眠;饮食宜多吃含丰富蛋白质、钙、维生素的食物,多饮水、少吃盐,多食用鱼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