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1-11 09:15:40点击:
佛山消费水平一直位居全国前列。2021年,我国仅有两个地级市人均消费支出突破4万元,其中一个就是佛山。按照省委、省政府支持佛山建设区域消费中心城市的要求,佛山市政协联合佛山日报社、佛山传媒城市智库组成调研组,以“加快培育建设区域消费中心城市”为主题,深入走访商贸流通、旅游文化、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以及制造业企业代表,开展了近20场次的座谈交流,并到省内广州、潮州、汕头等兄弟城市进行专题调研,向重庆、成都、西安、长沙、杭州等城市发送函调,结合典型案例研究,形成了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提出了佛山打造区域消费中心城市的特色化路径、当前的政策着力点,以及未来的发力方向。报告认为,佛山应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立足制造业优势,加快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推动消费市场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促进消费领域互动融合和创新发展,加速消费与制造业、文旅业功能融合,加快建设“近悦远来”的区域消费中心城市,打造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
报告认为,要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的关键性作用,把消费升级与产业升级结合起来,以转型发展的成效体现一座制造业大市落实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贸易强国战略的责任和担当。
顺德区华侨城欢乐海岸PLUS夜景。/通讯员供图
发挥制造业优势 擦亮“有家就有佛山造”IP
广东着力构建的“1+1+6”消费中心城市格局是一个多层级消费体系。报告建议佛山突出制造业优势,以推动产业融合创新和数字化转型为抓手,加快佛山制造品牌化、数字化、服务化发展,形成自主可控、安全高效并为全国服务的产业链供应链,成为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与广州、深圳等消费中心城市形成错位互补。
报告提出,要加快推动佛山制造从行业知名品牌向线上知名品牌转变,从生产数字化向全链条数字化转变,从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从商品集散地向供应链枢纽转变,从线下主战场向电商新业态转变,打赢新时代新经济新模式这一仗,擦亮“有家就有佛山造”IP。
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是大势所趋。报告建议佛山大力发展本地化特色平台经济,支持腾讯工业互联网、京东数科等第三方数字服务商向传统产业集群赋能,输出成熟技术、服务和标准,引导线上线下渠道资源共享,实现产业互联网与消费互联网的互联互通,塑造以需求为核心、供需匹配的高质量供给体系。
报告提出,鼓励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社群电商等新业态发展,推动电子商务与佛山制造深度融合,以新业态新模式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集中力量在人才集聚的中心城区加快形成辐射全球的电商发展中心,集聚一批领军型直播电商平台和具有跨境电商服务能力的MCN(多频道网络)机构,孵化一批优秀网红主播,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的直播电商基地,将网红软文化打造成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硬实力。
推动“二次装修” 成为泛家居产业新增长点
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当前企业发展面临较多困难。今年以来,佛山市、区各级部门积极作为,通过发放消费券、举办消费节、开展汽车补贴等系列促消费活动,促进消费有序恢复。但从调研情况来看,当前促消费工作的本地特色尚不明显,与佛山制造业优势产业没有形成较好的良性互动。
报告认为,继续落实好中央、省促消费政策的同时,当务之急是着力稳住消费的基本盘,有针对性为制造业企业“量身定做”灵活的支持方案。尤其是在房地产市场持续疲软,佛山陶瓷、建材、家电等支柱产业面临前所未有严峻挑战的情况下,把“二次装修”作为促消费的政策着力点,打响泛家居产业市场保卫战,全力以赴提振佛山制造业发展信心。
报告建议佛山进一步加大城市老旧小区改造力度,对2000年底前建成的住宅区逐步纳入改造范围。建立政府与居民、社会力量合理共担机制,鼓励发动居民共同参与改造。支持装修申请办理住房公积金贷款,发放“二次装修”专项消费券和家庭“二次装修”贷款贴息,助力泛家居消费回暖升级。
在企业层面,引导泛家居制造业企业、经销商、家装设计公司、装修公司、业主、物业等多方形成合力,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专业解决方案,打通“二次装修”痛点堵点,积极推广装配化装修,推动“二次装修”真正成为佛山万亿泛家居产业新的增长点。
打好“文化牌” 建设世界级岭南文化集聚区
建设区域消费中心城市是一项系统工程。调研组认为,着眼长远,佛山应把握新趋势,探索新业态新模式,把补足短板与创新提升相结合,集中力量和资源促进消费的线上线下融合、文旅商融合、城乡融合,进一步提升佛山在珠江西岸和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市场辐射能力。
报告建议,佛山应重点打造祖庙—季华路商圈、禅桂商圈、大良—容桂商圈3个核心商圈,聚焦中高端消费、特色消费,做强“首店经济”,增加年轻人喜欢的特色消费元素,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有影响力的城市消费地标。同时,引导传统购物中心由商品销售为主转向“商品+服务”并重、“线上+线下”并重,满足“宅经济”“云生活”等新消费需求。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根,是佛山引以为傲的一张城市名片。报告建议佛山重点打好“文化牌”、擦亮“美食牌”、活化“老字号”、点亮“夜经济”、发力“会展+”,推动粤剧、武术、醒狮、美食等岭南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打造文旅高度融合、产业要素高度集中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报告提出,要改造提升梁园等历史文化街区,推进琼花会馆、忠义乡牌坊复建等工程,依托莲升、祖庙东华里、梁园等片区,全景化建设“佛山古镇”,构建岭南文脉轴线,把禅城老城区逐步连片改造为历史有根、文化有脉的世界级岭南广府文化集聚区,形成鲜明的文旅特色和完整的产业链。
人间烟火气,最动凡人心。报告还提出,佛山应结合社区建设和老旧街区改造要求,瞄准“潮人”文化、宠物社交、亲子娱乐等消费新热点,集聚一批城中“网红街区”。同时,创新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引导社会资本向具有发展潜力的村镇倾斜,支持发展乡村民宿、露营基地、生态农场、农庄美食等“微度假”旅游产品,打造“一镇一品”乡村文旅特色品牌。